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妮娜妮娜 影片新闻 2024-07-15 47 0

本文作者:李啸天

原本没想着要写《默杀》,看完后好几天过去才动手写了一下《《默杀》失败之处在于王传君演得太差了!》,的确是标题党了,结果捅了马蜂窝,迎来群讽,超过500条评论蜂拥而至,骂声如潮。

类似的谩骂有很多,容我不多放出来了。

对这种声音进行反驳,是很没劲的,也没那么多闲暇用魔法打败魔法。因为这就是当下的社会习气:戾气重,积怨深,缺乏发泄口。《默杀》就是一个触发点,恰当好处地提供了一个发泄渠道,作为暑假档目前票房最高的电影,它是值得的。毕竟,在电影院里进行精神发泄,总比在社会上进行攻击他人要好得多,也安全得多。能在电影院里解决的事,就不要再扩散到社会了。看完电影,然后点点键盘,继续发泄一下,也未尝不可,我就权作一个临时负能量收集所吧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我的文章的观点是影片里暴力的元素太多,有“剥削电影”的陋习,无论是霸凌施暴者的暴力行为,还是王传君作为复仇者的报复行为,影片都给得太多,缺乏艺术性,作为电影是不足为训的。

回到电影上,《默杀》的“默杀”,指的是“集体的沉默也可以杀人”,当校园霸凌发生以后,不仅霸凌者逍遥法外,校园中的其他人从校长柳小海到老师金士杰,再到同学家长张钧甯,集体保持沉默,导致“二次伤害”发生,给受害者家长王传君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。于是,沉默中的王传君展开了报复,展开了无差别攻击,将刀口对准了霸凌者,对准了金士杰,对准了柳小海,对准了张钧甯。

导演柯汶利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,拍《默杀》的灵感源自他在台北念硕士时的一个新闻事件,一个女儿在楼里被杀了,动静很大,邻居们都有听到,可是没有一个人报警,也没有一个人告诉她的妈妈,直到排查的时候才发现。于是他脑子里有了“集体的沉默是会杀人的”这个概念,这就是电影《默杀》要表达的核心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365影视大全

这部影片要表达的观点,在政治学及新闻学上有个理论可以概括,即“沉默的螺旋”,它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,如果当事的一方不发声或者发声没有引起重视,那么另外一方的声音就会被扩大,进而占据主导地位,进而歪曲事实。具体到《默杀》里,王传君的女儿被霸凌致死后,最好的办法是及时揪出霸凌者,对其展开惩罚,以禁止同类事件的发生,起到一个亡羊补牢的效果。但是,由于霸凌者之一是校长的女儿,这直接导致了全校的人都向校长低头,集体掩饰霸凌现象的存在。而王传君的声音得不到回应,没人关注他的死活,校众的沉默,导致了“沉默的螺旋效应”发生,王传君深受其害,对他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“二次伤害”。结果,不在沉默中死亡,就在沉默中爆发,王传君向所有的参与者展开了无差别报复,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血案。

观众不自觉地带入了王传君父亲的角色,觉得他的一切行为都有情可原,觉得他就该如此,做的都对。从那篇文章下面的评论来看,基本上也是如此,大都是自觉带入了王传君的父亲角色,觉得如果是自己,只会比他更狠下手更重。而且,还联系现实,将发生在邯郸的少年杀人事件联系在了一起,觉得霸凌者就该受到惩罚,就该死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是的,霸凌者应该受到惩罚,至于是否应该由王传君来执行,且放下不说。王传君将复仇对象扩大化,将黑手伸向了金士杰与蔡明的时候,已经是过火了。金士杰对霸凌现实的沉默属于自私,该受到一定的惩罚。那么,蔡明呢,她既不是霸凌的参与者也不是旁观者?当然蔡明不是好人,她对张钧甯的家暴,以及对于张家凶杀案保持的沉默,也该受到惩罚,但那已经与王传君无关了。

如果说王传君还拥有人性,他还在救助王圣迪,给她以自由,也说得过去。但电影毕竟是电影,现实中不是每个“沉默的螺旋效应”的受害者都像王传君那种还能够拥有理智。

君不见,网络上这种对社会无差别报复的新闻,比比皆是。新闻上,隔三差五就会冒出某某地方某个凶徒挥刀砍向幼儿园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这些新闻就是社会性报复的结果。这些凶徒们基本上都是“沉默的螺旋效应”“的受害者,他们大概也是当初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,心中有委屈,怨气无处发,在压抑中越来越扭曲,就对社会上最弱的幼儿展开无差别攻击。面对这种新闻,大家又一致性批判凶徒的可恶可恨。

我在原文中写道“一个成年人,无论如何不能杀害未成年人”,指的正是这类现象,这种极端报复是要不得的。要知道,王传君的扩大化报复与这些凶徒的无差别报复,只在一念之间,而且很容易发生转化。

所谓“冤有头,债有主”,凭什么要挥刀砍向无辜的幼儿?这个问题该问的是凶徒。而所谓凶徒,如果能够发生沟通的话也就不是凶徒了。再说了,你能告诉王传君,除了几个霸凌女孩,其他人就不要动手了,他会听吗?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电影只是电影,社会问题永远更复杂。所以,我才说《默杀》进行暴力剥削并不是好的表现形式。剥削暴力,宣扬暴力,绝不是一个好的导向,而是一剂市场猛药。

但是,社会猎奇、血腥暴力、疯批乱斗又恰恰成了当下电影行业的一剂新猛药。

《误杀》《误杀2》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《涉过愤怒的海》《拯救嫌疑人》《周处除三害》《鹦鹉杀》......等影片近些年陆续上映并取得不俗的成绩,正是这剂猛药的直接反映,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电影潮流。

《误杀》《涉过愤怒的海》《周处除三害》几部影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好也就火了,很内在价值。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的火爆则就属于社会原因了。《消失的她》吻合了当下的“恐婚”话题,《孤注一掷》则吻合了“电信诈骗”,在社会热点的映射下,进行暴力宣扬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中国的电影市场,从2000年开始,由张艺谋执导的《英雄》开始,进入了一波大片潮。后来,又随着张艺谋执导的《长城》的失败而告终。这其中还夹杂着《阿修罗》《封神传奇》这种投资超过7亿的超级笑料。

这种大片潮,背后迎合的是当时的社会普查存在的对于宏大场面的追求,对于威严,对于秩序,对于排场的诉求,是对成为大国的渴望。

在建党百年到来前后那段时间,国内银幕上又掀起了一波主旋律高潮,《战狼2》《红海行动》《流浪地球》《八佰》《长津湖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系列,持续大卖。这股风潮其实是前面“大片潮”的后续。因为伴随“主旋律大潮”而来的,是中国的经济和国力的日渐强盛,让民众有了归属感,不再需要“假大空”的大片来粉饰了,将国力充分进行展示的主旋律潮就足够了,能够满足大家的心理需求。

但是这波“主旋律潮”没有持续太久,因为猝不及防迎来了“新冠潮”,关起的国门,关闭的电影院,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受挫,民众普遍感到了腰包变得瘪了起来。仓廪不实又如何能够知礼节?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三年的封锁,以及持续的经济走低,带来了新的积怨,社会变得压抑起来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《误杀》《误杀2》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掷》《涉过愤怒的海》《拯救嫌疑人》《周处除三害》《鹦鹉杀》......等影片陆续火了。

尤其是《周处除三害》里阮经天向邪教分子一一展开射杀的画面,尽管公映时被剪,但依旧掩不住网络的发酵,并成为了经典名场面。

《默杀》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部佳作,它在表现上过于媚俗,过于渲染暴力,不知道藏锋。远没有《周处除三害》那样机巧,镜头处理不是为了表现人物,而是为了制造“jump scare”效果,并不值得赞扬。

《默杀》背后的社会戾气

《默杀》最大的惊喜,来自王圣迪,她小小年纪,没有一句台词,光用表情就演活了一个备受伤害的女孩形象。甚至有人觉得她很像文琪,而文琪恰恰是年轻一辈里最具表演力的青年演员。王圣迪能够拿出不亚于文琪的表现,是绝大的惊喜。

投稿、合作、加入读者群

请加微信:li13261784833, 或 dr47145

我们在百家号、头条号、企鹅号、搜狐、知乎、简书亦有入驻,敬请关注。

我们的作者来自山川河海,因对电影共同的热爱而聚在一起,在业余时间坚持原创写作,坚持每天更新。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文字,喜欢我们分享的一切。

喜欢0发布评论

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
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